(純討論,不代表本人贊同)
最近看到個有點有趣的論點,認為社會心理學跟個人心理學分析、相關名詞近年的泛化流行,是有心人士推動的,為了去掩蓋這其實是社會結構性問題與高端資本家毒害老百姓造成的,讓大家都去覺得自己多少有點病,專注在這些「小」的事情上,就不會也不敢想去改變太「大」的核心問題。
想為病情歸因?來,這裡有好大一盤原生家庭議題、童年創傷可以給你消化,於是你還是在那些被設定好的格局和框架當中繼續用小療小癒安慰自己,甚至去歸咎問題互相傷害。

反論則是認為,人們開始從被教育規訓為要「利他」,逐漸轉變成可以「替自己想」,逐漸成熟的身心醫學也在致力於讓人們去重視自己身心上的不適。

以心理學角度和人本發展來說,後者更合理,但前者的角度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