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身為一個貧窮台語家庭長大的人,我是到了上大學才第一次吃到所謂的「外省菜」,政大那裡的川菜。
當時覺得很油,口味很重,彷彿到了國外。
後來又因為某些作家吹捧,我開始嘗試江浙菜,我覺得口味跟台灣人比較類似,但一樣是外國菜。
至於某些人吃的鄉愁銀翼餐廳,我就真的吃不懂,口味實在太重烹調手法也太「粗殘」。
其實我非常喜歡天香樓的杭州菜,鼎泰豐的上海小點,請客樓的各式小菜,以及蘇杭餐廳的菜色。
我不覺得因為巴結蔣家而起的江浙菜系有式微,他們只是隨著台灣人的經濟與品味水準提升精緻化了。
49 後代懷念的那些眷村小館子,根本不是多數台灣人的鄉愁。
當時覺得很油,口味很重,彷彿到了國外。
後來又因為某些作家吹捧,我開始嘗試江浙菜,我覺得口味跟台灣人比較類似,但一樣是外國菜。
至於某些人吃的鄉愁銀翼餐廳,我就真的吃不懂,口味實在太重烹調手法也太「粗殘」。
其實我非常喜歡天香樓的杭州菜,鼎泰豐的上海小點,請客樓的各式小菜,以及蘇杭餐廳的菜色。
我不覺得因為巴結蔣家而起的江浙菜系有式微,他們只是隨著台灣人的經濟與品味水準提升精緻化了。
49 後代懷念的那些眷村小館子,根本不是多數台灣人的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