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2
《亞際木刻圖繪(五):戰後亞洲的木刻運動及其多重軌跡》
簡介 //
「現代木刻運動」起源自上世紀三〇年代,最初由魯迅發起,主張以木刻/木版畫作為刻劃現實、揭露社會陰暗面的創作媒介。這運動在當時曾啟發一批藝術家投身參與,其影響在後來更逐漸擴散至鄰近地區。然而,由於不同的社會因素及發展源流,儘管相關實踐曾在各地冒現,但卻呈現相當迴異的路徑。於此,我們或需要一個跨文化/地區互聯的視角,以理解背後糾結的地緣政治及歷史問題。
這一期《亞際木刻圖繪》以「現代木刻運動」於戰後東亞及東南亞的多重軌跡為題,分別透過七篇從中、港、台、日、韓、新加坡與菲律賓視角出發的文章,勾勒此一曾橫越國界的美術運動,並探討各地藝術家及實踐者如何在「戰後」此一問題意識下將木刻版畫結合社會批判與行動,及至是在冷戰脈絡下相關實踐所遭遇的限制和困境。